“帮信罪”治理新规发布,典型案例剑指组织化与行业内鬼

“帮信罪”治理新规发布,典型案例剑指组织化与行业内鬼

hyde656 2025-07-28 中式家装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两高一部”要求严惩组织性、职业性帮信犯罪。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发《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并公布7件典型案例。

据最高法通报,2020年以来,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帮信犯罪案件逐年增长,2023年超过10万件,随着打击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2024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帮信犯罪案件数量虽同比有了大幅度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同时,涉“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案件同期也大幅度增长,去年以来虽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位的总体态势尚未根本改观。

最高法院刑三庭副庭长王鲁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信息网络犯罪高发多发,衍生大量上下游关联犯罪,这些关联犯罪又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和技术支撑,反向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的重要推手。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成为数量最多、占比最大、性质最复杂的犯罪类型。

据前述典型案例,当前,帮信犯罪呈现出组织性、职业性特征愈加明显,技术性、隐蔽性越来越强等特点。同时,当前新型信息网络犯罪的链条化特征突出,形成了相互交织、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链。

比如,福建晋江“张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凸显了帮信犯罪的组织化特征。案情显示,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间,张某某伙同他人开设专门工作室,有组织地为涉案QQ群提供账号解封、虚假注册等技术服务。经查,其解封的79个QQ账号被用于电信诈骗,造成68名被害人损失1350余万元。法院最终以帮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最高法在阐述案例典型意义时指出,此类为犯罪活动 “解封账号”的行为,实质是为信息网络犯罪“输血供能”。当前不法分子已形成专业化黑灰产业链,通过技术手段对抗平台监管,成为电信诈骗高发的重要推手。对这类组织化、职业化犯罪团伙的严厉打击,是斩断犯罪链条的关键举措。

另一典型案例直指通讯行业“内鬼”作案。福建广电网络某分公司站长薛某,身为反诈工作专班成员,竟违规为不法分子办理24张电话卡,导致被害人被骗9.4万余元。仙游县法院以帮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还首创“职业禁止”处罚,禁止其五年内从事通信运营相关工作。

“对利用职业便利或者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实施犯罪的人员,可在判处刑罚的同时依法宣告职业禁止。”最高法在阐述案例典型意义中指出,金融、电信、互联网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利用职业便利等实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更大,对此类行业“内鬼”不仅要依法定罪量刑,还应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依法适用职业禁止,避免其利用职业便利再实施犯罪,同时警示其他从业人员恪守法律底线。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帮信罪”治理新规发布,典型案例剑指组织化与行业内鬼》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