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非必要不做PPT,政务也要“反内卷”

【社论】非必要不做PPT,政务也要“反内卷”

hyde656 2025-07-24 装修心得 4 次浏览 0个评论

“以前的会议方案中,大多标注需要制作PPT,但现在没有这种要求了。”据上观新闻报道,浙江多地正推动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

设计精美的PPT、画面炫酷的视频,确实能给机关单位开展内部汇报或外部宣传增彩添色。然而,随着制作PPT、视频逐渐泛化,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感受到了困扰,尤其是那些频繁接到制作任务的基层工作人员,谈起“做PPT、视频的苦”,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比起文字材料,PPT、视频看似“高大上”,背后却工序复杂、投入不菲,制作修改都很麻烦。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制作PPT、视频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难免影响具体业务工作的完成。如果PPT、视频做得精美绝伦,实际工作却不尽如人意,还会削弱群众对政务工作的信任。

为了应对制作任务,有的单位还编制专门预算,把制作外包给第三方。一些PPT的制作成本动辄数千元,视频成本更可能高达数万、十几万元。把资金投入到“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与高效节约利用财政资金的目标也背道而驰。

不可否认,很多部门和工作任务对于PPT和视频确实有需求。比如,招商部门为了给潜在投资企业留下良好印象,有必要精心准备汇报材料;文旅部门用心用情制作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宣传视频,也有助于吸引游客、擦亮城市的品牌知名度。

整治并不意味着“一刀切”。那么,什么样的PPT、视频才是必要的?哪些“屏幕中的形式主义”应当坚决杜绝?

要区分内部汇报和外部展示。在内部汇报流程中,上级本就熟悉相关工作情况,下级也应简明扼要地进行汇报,使用PPT、视频反而会增加沟通成本。可以考虑只在面向不熟悉内部情况的外部人员进行展示时,才通过画面、图表等辅助性素材进行解释说明。

要防止过度美化、人为拔高工作成绩。看似生动形象的汇报PPT、展示视频,终究替代不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一些“穿靴戴帽”的“数字表演”,本质上是避重就轻、形式主义。在群众看来,无论用什么技术进行包装美化,都比不上一个深入具体的实践案例来得真实可信。

即便PPT、视频确有必要,也可以进一步精简、浓缩。对于日常工作所用的PPT,只要沿用通用模板,替换具体内容即可,没必要每次都耗费大量精力搜集无关紧要的素材;对于文旅宣传所用的视频,与其政府花费大价钱请专业团队制作,不如发动民间智慧,推介优质内容创作者参与。

推动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不仅是为基层减负的必要举措,还能推动公职人员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树立起高效有为、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社论】非必要不做PPT,政务也要“反内卷”》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