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近日,东莞证券、开源证券、渤海证券、财信证券、华龙证券5家拟IPO券商交出2024年成绩单。
具体看来,在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的背景下,去年5家拟IPO券商中,财信证券、东莞证券、渤海证券、华龙证券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仅开源证券营收微降6.6%至28.59亿元。数据显示,开源证券营收下滑主因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5.89%至4.64亿元,但凭借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全年净利润仍逆势增长12.78%至6.95亿元。
从规模看,财信证券以40.45亿元营收、10.54亿元净利润位居5家首位,营收规模领先第二名开源证券超11亿元;东莞证券以45.4%的净利润增速(净利润9.23亿元)成为增长最快的机构;西北区域券商华龙证券以4.1亿元净利润垫底,营收13.2亿元为唯一低于20亿元的机构。
作为湖南省唯一国有控股券商,财信证券2024年总资产达593.75亿元,净资产165.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9%、6.26%。其业务结构呈现“经纪+自营+资管”三驾马车驱动的特点。其中,经纪业务(含信用)收入13.15亿元,同比增长16.98%;自营投资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27%;资管业务收入0.92亿元,同比激增81.77%。
东莞证券2024年营收27.53亿元(同比增27.73%)、净利润9.23亿元(同比增45.4%),终结了2022至2023年连续两年的业绩下滑。增长动力来自经纪与自营业务爆发,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28.75%;投资收益4.89亿元,同比增64.6%。展望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营收6.25亿-6.91亿元(同比增40.65%-55.45%),净利润1.84亿-2.04亿元(同比增47.57%-63.1%),称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为主要驱动力。
东莞证券近两年发生重大股权变动。2023年7月26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东莞证券20%股份。最终,该部分股权由东莞金控集团与东莞控股组成的联合体成功竞得。2024年11月,东莞证券已向证监会提交变更第一大股东的行政许可申请,目前正待证监会正式受理审批。
与此同时,东莞证券高管团队也出现调整。2024年2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聘任杨阳为新任总经理。杨阳在加入东莞证券前,曾担任招商证券资管总经理。股权和高管变动,标志着东莞证券在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上进入新的阶段。
开源证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厅国债服务部”,目前主要开展以北交所业务为主的投资银行业务、债券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研究业务。
进入2024年以后,开源证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其核心的投行业务遭遇了“寒冬”。
首先,在合规性方面,开源证券在2024年遇到了一系列问题。2024年10月,由于未能遵守相关法规要求,特别是在个别公司债券项目中未尽到应有的勤勉责任,导致募集说明书存在误导性陈述等问题,开源证券被中国证监会处以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六个月的严厉处罚。
这一决定不仅影响了开源证券的短期收入来源,也对其长期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而言,该处罚直接导致了多只由开源证券主承销的债券发行计划被迫取消,涉及发行规模达85亿元。其次,从财务数据上看,开源证券的投行业务在2024年经历了显著下滑。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4.64亿元,同比减少3.93亿元,降幅为45.89%,占总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41.07%下滑至16.23%,为近年来最低。
华龙证券的上市辅导已历时7年,2024年中,华龙证券全实现营业收入13.20亿元,同比增长10.26%;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34.75%,营收、净利润在目前5家排队上市券商中均暂列末位。
作为甘肃省本土券商,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华龙证券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平稳状态。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但随后在2020年和2021年,营收规模再度回落至20亿元以下。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华龙证券长期依赖经纪与自营业务,两者合计占营收近六成,而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0%。2024年虽通过债券承销优化收入结构,但投行对整体业绩贡献仍有限。
与此同时,近年来因合规问题,华龙证券投行业务严重受挫。自2023年9月龙江和牛IPO撤单后,华龙证券曾连续一年无新增IPO储备项目。2024年仍未恢复股权承销业务,全年无IPO项目落地。
整体来看,拟IPO券商业绩分化背后,是资本市场政策红利与业务结构韧性的双重考验。财信证券、东莞证券等头部机构通过区域深耕、牌照扩容(如公募基金)和自营能力提升实现增长,而开源证券等投行依赖型机构则需应对IPO收紧带来的短期冲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